QC七手法的完整版2
品管七大手法品管七大手法 QC 7 TOOLSQC 7 TOOLS 制作:康建制作:康建 平平 歡迎參加 培訓課程培訓課程 第一章 第一章 QCQC 統計手法概述統計手法概述 一、前 言一、前 言 品質管制,乃依據消費者之需求導向,掌握消費者及其所要求 ,利用公司之技術能力促使產品價廉物美、安全無虞、準時交貨的 具體實現。 因此,公司每位員工須在自己的崗位,應具備品質意識、問題 意識、危機意識、改善意識,尋求本身工作方法或推廣方法之缺失 ,謀求改善,在全員努力之下來滿足顧客需求與社會之要求,其管 理方法(手段)為應用統計之手法或觀念。 統計是采取 [ 根據數據與事實發言 ] 的管理方法,除了客觀判 斷事實外,亦應具有相當合理的說服力。而在 QC 活動中所采取的統 計手法,均極為簡易,即一般所謂的“ QC 七大手法”。 二、管理循環二、管理循環 目前產業界,無論是公司、部門或制造現場,都非常重視管理,也經常在強調管 理的重要性。但是若只在管理上下功夫,是無法促成管理水準的提高,必須在管理、 改善,與統計方法三者相輔相成,三者相互連貫運用,方能在整體上發揮效果。 所謂管理,是指按照預定計劃,依作業標準而實施,然后查核實施的結果對目標 達成之處置。簡言之,管理的主要功能是維持現狀。 要確實做好管理,就必須讓 [ 管理循環 ] 運轉順暢,此循環是不斷重復計劃 (Plan) 、實施 (Do) 、查核 (Check) 、處置 (Action) 等四種活動。 PDCA 循環的具體步 驟是: 1. 決定目標 (P) , 2. 決定達成目標的方法 (P) , 3. 教育訓練 (D) , 4. 實施 (D) , 5. 查核實施結果 (C) , 6. 對異?,F實采取處置( A )。持續地轉動 PDCA ,則可逐次提升管理之質,此稱為 [ 盤狀上升( Spiral up ) ] 。 所謂改善,就是要打破現狀。亦即為一種改變目前的作業方法,使效果更好的活 動。改善活動通常需要一段時間,較長期地做解析、研究、下對策、確認效果的工作 ,才能達成改善的目標。改善活動的具體步驟是: 1. 問題點的把握, 2. 對問題點 的現狀分析, 3. 改善對策實施, 4. 實施結果的確認, 5. 標準化。 憑經驗去決定問題點,不易掌握重點,應利用統計方法來解析,通常把握問題點 常用柏拉圖或直方圖。而要掌握產生問題的真正要因,一般采用管制圖、查檢表、散 布圖、層別法等統計方法。至于對策實施,則要利用各種統計方法,并與固有技術結 合。實施結果的確認,一般是應用推移圖、柏拉圖等,而對于有效果的對策應將之標 準化,并納入日常管理,使管理之水準提高。進行改善活動之后,一定要維持效果, 如此才能再一步的改善,也才可以提高工作之質。 全部 部門 ( 竣工 ) 采取修正處置 營 業 營 業 售后 服 務 制品移交 客戶 ( 移交 ) 處處 置置 A 計計 劃劃 P 企劃 · 營業 設計 · 技術 · 現場 確實掌握 業主之需 求 , 而擬 定企劃 . 考慮 公司之固 有技術與環境 條件等 , 實施設 計 , 正確地狀業主之 需求具體化業 . 實實 施施 D 評評 估估 C 依據管理計劃查核 管理點 , 采取修 正處置 . 現場作業 品質管制 · 現場作業 · 技術 依照 施工計劃 構筑合乎 客戶 ( 業主 ) 需求之制品 確 保 人 員 確機 保械 使、 用設 計 確保使用材料 契約內容、現場條件 施工機械之調合 而決定施工 計劃 人事 · 勞務 機 械 材 料 全部 部門 圖:管理循環圖:管理循環 Q 品質品質 C 成本成本 D 交期交期 S 安全安全 M 士氣士氣 利益利益 公司內部情報 調 查 營運資金 固有技術 人 才 材 料 機械設備 P P A A A A D D D D D D C C P P C C P P C C A A 質的提升質的提升 質的提升質的提升 圖:盤狀上升圖:盤狀上升 圖:管理循環圖:管理循環 儲存成公司之技巧 水平展開 公司方針 部門方針 部門方針 方 針 管 理 ( 1 )決定目標 ( 2 )決定目標達成之方法 ( 3 )決定目標達成時之評估基準 1 層次提高 前循環 重點管理 5W 1H D O (實施) CH ECK (調查) PLAN (計劃) ACTI O N (處理) 2 按計劃實施—維持管理 日常管理 管 理 原因之追求 對 策 效果確認 標 準 化 Q C 改 善 步 驟 偏差不能容許時 采取處置。首先 采取緊急處置消 除該現象,其次 防止再發生(消 除原因),回饋 到其次循環。 3 以 1 之( 3 ) 所定之評估基 準查核實施之 結果[ 目標 — 實施結果 = + 差 ] 對自己現場的工作的品質、業務的品質、制品的品質、服務的品質……等,都能做最 有效的改善,同時對有關的質量、成本能以最經濟有效的方法達到最佳效果的管理者, 才是成功的管理者;而其除了具備固有法管理(經驗、直覺、膽識)的條件之外,尚需 有能運用 QC 手法的能力。將此兩者有效結合,活用到自己的工作現場,與自己的日常 業務完全結合在一起,才能進行有實效的管理與改善。 質 的 提 升 持維 持維 改 善 時間 QC 改善步驟與 QC 手法之配合使用情形如下:圖 1 、掌握現狀2 、施實 3 、確效果認 4 、準化標 三、三、 QC 七大手法淺說七大手法淺說 QC 七大手法之使用情形,可歸納如下: 1. 根據事實、數據發言——圖表 (Graph) 、查 檢表 (Check List) 、 散布圖 (Scatter Diagram) 。 2. 整理原因與結果之關系,以探討潛伏性之 問題——特性要因圖 (Characteristic Diagram) 。 3. 凡事物不能完全單用平均數來考慮,應了 解事物均有變異存在,須從平均數與變異 性來考慮——直方圖 (Histogram) 、管制圖 (Control Chart) 。 4. 所有數據不可僅止于平均,須根據數據之 來龍去脈,考慮適當分層——層別法 (Stratification) 。 5. 并非對所有原因采取處置,而是先從影響 較大的 2~3 項采取措施,即所謂管理重點—— 柏拉圖 (Pareto Diagram) 。 柏拉圖 散布圖直方圖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 ·· · · ·· · ·· ·· · · · 表查 檢 1 2 3 4 5 A // / / B / //// / // C / // /// D // // / 管 制 圖 X R 點問題 原因果之系與結關 解 析 掌握現狀 步驟1 步驟2 步驟3 特性要因圖 · ·· · ·· ·· · · · ·X R 效果確認 采取策對 準 化標 管 理留殘問題 步驟4 步驟5 步驟6 步驟7 層別相關管制圖 表圖( 推移圖) 改 善 前 改 善 后 改 善 后 改 善 前 時間 柏拉圖 X R 管制圖 123456 +3 +2// +1/////// 0///////////////